医生非法行医需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医师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民事责任。非法行医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若对患者的人身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由于非法行医的主体不具备合法的行医资格,其诊疗行为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旦给患者造成损害,患者及其家属有权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非法行医者进行赔偿。

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了非法行医罪,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包括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造成突发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突发传染病病人贻误诊治或者造成交叉感染等情形。

医生非法行医承担什么责任(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九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违反本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