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员工开庭没宣判无需特别办理手续,只需等待法院后续通知。在此期间,要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及时接收法院的消息,并配合司法机关的相关工作。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后未当庭宣判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对于网络诈骗案件中的员工,开庭后没宣判是正常的程序走向,通常是因为案件较为复杂,法院需要时间进行评议和研究。
等待通知方面:被告人及其家属应确保法院留存的联系方式准确无误且保持畅通。法院在作出宣判决定后,会按照法定程序通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相关人员。一般会以传票、电话等方式告知具体的宣判时间和地点。
配合司法机关工作:在此等待期间,被告人要继续遵守相关规定,比如如果是取保候审状态,要遵守取保候审的各项要求,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同时,如果司法机关有进一步的调查、询问等工作要求,被告人应积极配合。
与辩护律师沟通:被告人可以通过其辩护律师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辩护律师有权向法院了解案件的审理进度和相关情况,并且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为被告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被告人及其家属可以定期与辩护律师沟通,了解案件的最新动态以及可能的判决走向等信息。
关注法律规定的审限: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理案件是有一定审限的。以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法定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如果超过了法定审限仍未宣判,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可以依法向法院了解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