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不批捕并不意味着不判刑,最终是否判刑及如何判刑需依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若后续有充分证据证明构成犯罪且应追究刑事责任,会根据犯罪情节等因素,按照《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判处相应刑罚;若证据不足等情况,可能不会被判刑。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院不批捕的原因有多种。一种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条件,并非因为不构成犯罪。另一种可能是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如果是因符合取保候审等条件而不批捕,案件仍会继续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法院在判刑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对于随意殴打他人型的寻衅滋事罪,会看伤害的后果、行为的次数、手段的恶劣程度等。如果造成他人轻伤,且多次随意殴打他人,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而对于强拿硬要公私财物型的寻衅滋事罪,会考量财物的价值、行为的方式等。若强拿硬要财物价值较大,或者采用暴力威胁等恶劣手段,也会影响量刑。

若因证据不足不批捕,公安机关可能会继续补充侦查。如果补充侦查后证据仍然不足,无法达到起诉标准,那么犯罪嫌疑人可能不会被判刑。但如果补充到足够证据证明其构成寻衅滋事罪,法院会根据具体的犯罪事实和情节,依照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寻衅滋事罪不批捕怎么判刑(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