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喝酒的朋友出车祸,同饮者不一定需要赔偿。若存在过错,如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情况,可能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数额需根据具体情况判定。

在多数情况下,一起喝酒本身是正常社交行为,同饮者对出车祸的朋友没有必然的赔偿义务。但基于民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如果同饮者存在一定过错,就可能要对朋友出车祸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

以下几种常见的过错情形及可能承担的责任分析:一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刺激的言语或采取其他手段迫使对方喝酒,使对方在违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过量饮酒,增加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劝酒者对朋友出车祸可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要承担部分责任。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如果知道对方有不适宜饮酒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依然劝酒,导致对方饮酒后身体状况受影响进而在驾车时出现车祸,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当朋友已经处于醉酒状态,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安全回家时,同饮者有义务将其安全送到家中或其他安全场所。若没有尽到该义务,朋友在回家途中发生车祸,同饮者可能要担责。四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如果朋友饮酒后要驾车离开,同饮者明知酒后驾车的危险性却没有进行劝阻,一旦发生车祸,同饮者也可能被认定存在过错。

关于赔偿数额,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首先要考虑同饮者的过错程度,过错越大,承担的赔偿比例可能越高。其次要依据车祸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死亡赔偿金(如果导致死亡)等。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权衡各方面因素,判定同饮者承担相应比例的赔偿责任,赔偿数额可能从部分损失到一定比例的全部损失不等。

一起喝酒的朋友出车祸是否该赔赔多少(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

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