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认定需满足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由负责人员决定。认定时要区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单位犯罪与单位内部成员个人犯罪,还要考虑法律规定,只有明文规定的才按单位犯罪处理。

一、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认定是什么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认定有严格标准。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主体具有合法的组织形式和一定的独立性。

1、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

犯罪行为通常是以单位的名义进行的,体现单位的意志。例如,单位集体研究决定实施某种犯罪活动,或者由单位负责人代表单位作出犯罪决策。

2、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犯罪目的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非为个人谋取私利。如果犯罪所得归个人所有,一般不认定为单位犯罪。比如,单位通过走私行为获取非法利润,且这些利润归单位所有,用于单位的生产经营等活动。

3、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负责人员决定

犯罪行为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例如,公司董事会开会决定实施虚开发票的行为,这就符合单位犯罪的认定条件。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认定是什么(0)

二、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认定的特殊情况

在认定单位犯罪时,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有些单位可能表面上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但实际上是个人为了谋取私利而利用单位的外壳。

1、区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

要准确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如果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例如,某人成立一家公司,主要目的就是进行诈骗活动,这种情况应认定为个人犯罪。

2、单位犯罪与单位内部成员个人犯罪的区别

单位内部成员的犯罪行为并不一定都构成单位犯罪。只有当成员的行为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利益实施的,才可能认定为单位犯罪。比如,单位员工私自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这属于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

三、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认定的法律规定依据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认定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依据。刑法分则中明确规定了哪些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1、法律明文规定

只有法律明文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按照单位犯罪处理。例如,刑法规定了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等。对于法律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构成犯罪的,即使以单位名义实施了该行为,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2、遵循罪刑法定原则

在认定单位犯罪时,必须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司法机关要根据刑法的具体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来判断是否构成单位犯罪,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单位犯罪的范围。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认定涉及主体、行为、目的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要考虑特殊情况和法律规定。在实际司法实践中,还存在单位犯罪的处罚方式、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区别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单位犯罪认定方面有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