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资被拖欠后结清,劳动者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有可能获得赔偿的。若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逾期不支付,需加付赔偿金;存在劳动合同违约情形,也可能依约获赔偿。但如果结清工资不存在法定或约定需额外赔偿的情况,通常难以获得赔偿。
一、拖欠工资结清后还能获赔偿吗
拖欠工资结清后,劳动者仍有可能获得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1、行政责令加付赔偿金
当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后,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结清了工资,但属于逾期支付,那么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例如,用人单位原本应支付劳动者1万元工资,逾期支付后才结清,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5000元至1万元的赔偿金。
2、劳动合同约定赔偿
如果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赔偿条款,那么在工资结清后,劳动者可以依据合同约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比如劳动合同约定,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按照拖欠工资数额的一定比例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那么劳动者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主张权利。
二、拖欠工资结清后获赔偿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拖欠工资结清后要获得赔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行政责令加付赔偿金的条件。
1、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
劳动者必须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经过调查核实后,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只有经过这一行政程序,且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才会产生加付赔偿金的法律后果。例如,劳动者发现工资被拖欠后,及时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经过调查,向用人单位下达了限期支付工资的责令书。
2、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
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支付工资,即使之后结清了工资,也属于逾期支付,要承担加付赔偿金的责任。比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在10日内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在第15天才支付,就满足了加付赔偿金的条件。
3、劳动合同约定有效
对于依据劳动合同约定获得赔偿的情况,合同约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果合同约定的赔偿条款合法有效,劳动者就可以依据约定要求赔偿。
三、如何申请拖欠工资结清后的赔偿
如果劳动者认为自己在拖欠工资结清后有权获得赔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申请。
1、与用人单位协商
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说明自己要求赔偿的依据和理由。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聊天记录等。比如劳动者可以通过书面函件的方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并保留好函件的副本和送达凭证。
2、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再次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劳动行政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处理。例如,劳动者向劳动监察大队提供相关证据,劳动监察大队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3、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且符合赔偿的条件。比如提供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书、工资支付记录等证据。
综上所述,拖欠工资结清后,劳动者在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下能够获得赔偿。但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收集好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遇到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拒绝支付赔偿等复杂情况,或者对赔偿的计算方式、申请流程等存在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