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离婚时主要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孩子一般不参与分割。但夫妻可协商将部分财产赠与孩子。若孩子有个人财产,如受赠、继承所得等,归孩子个人所有,由监护人妥善管理。
一、民法典对离婚后孩子财产咋分
在《民法典》的框架下,离婚时主要涉及的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孩子通常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
1、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原则
夫妻共同财产一般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里的照顾子女权益,主要体现在保障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居住等生活条件,以利于孩子的成长,而非直接将财产分给孩子。
2、对孩子财产的特殊情况
如果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将部分财产赠与孩子。这种赠与行为一旦完成,财产就归孩子所有。例如,夫妻双方约定将一套房产过户到孩子名下,那么该房产就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如果孩子本身有自己的财产,比如通过继承、受赠等方式获得的财产,这些财产属于孩子个人所有,离婚时夫妻双方不能对其进行分割。
二、民法典离婚后孩子名下财产如何处理
孩子名下的财产,其所有权归孩子,与父母的婚姻状况无关。
1、财产归属的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孩子自出生时起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孩子名下的财产,无论是房产、存款还是其他财产,只要是合法取得的,就受到法律保护。
2、父母的监护职责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有管理和保护孩子财产的职责。但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例如,父母不能随意将孩子名下的房产出售,除非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医疗等重大利益。
三、民法典离婚后孩子能分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般情况下,孩子不能直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1、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
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其所有权归夫妻双方。离婚时,分割的主体是夫妻双方,孩子并非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人,所以通常没有权利参与分割。
2、特殊情况的处理
不过,如前面所述,夫妻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将部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孩子。这种赠与是基于夫妻双方的自愿行为,并非孩子基于分割权获得财产。而且,一旦赠与完成,该财产就不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是孩子的个人财产。
综上所述,《民法典》对于离婚后孩子财产的处理有着明确的规定。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孩子个人财产的界限。那么,若离婚后发现一方隐匿孩子名下财产该如何处理?夫妻赠与孩子财产后能否反悔?如果遇到这些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