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受贿定罪与主体身份有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认定为“数额较大”,或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但有特定情形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一、企业员工受贿多少钱可以定罪

企业员工受贿定罪的金额标准要根据其主体身份来区分。

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这里的企业员工如果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畴,达到这个数额标准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其量刑根据受贿数额等情节而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特定情形,如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等,也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企业员工受贿多少钱可以定罪(0)

二、企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定罪的具体情形

对于企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定罪,除了达到数额标准外,还有一些具体情形需要关注。

1、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这里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的行为。只要具有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如企业员工承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就具备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比如,员工答应为供应商在业务合作中提供便利,即使尚未实际实施,也可能构成受贿。

2、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企业员工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也按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例如,在采购业务中,员工私自收受供应商给予的回扣,且未将该回扣上交公司,就可能符合定罪条件。

3、共同犯罪情形

如果企业员工与其他非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比如,企业员工与公司外部人员合谋,通过不正当手段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就会构成共同犯罪。

三、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员工受贿定罪的特殊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企业员工受贿定罪有一些特殊规定。

1、特定情形下的数额标准降低

前面提到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特定情形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特定情形体现了对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为的严格规制。例如,国家工作人员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之后又受贿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就会被认定为犯罪。

2、斡旋受贿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比如,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通过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请托人办事并收受财物,就构成斡旋受贿。

3、涉及特定款物的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涉及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等特定款物的,要从重处罚。这是因为这些款物关系到公共利益和民生保障,受贿行为会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危害。

综上所述,企业员工受贿定罪的金额和情形因主体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如受贿金额的累计计算、受贿物品价值的认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对企业员工受贿定罪的具体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