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立案后还没侦查是否可以撤销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存在特定法定情形,如情节显著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是可以撤销案件的;若不存在这些法定情形,通常不能随意撤销。这一规定既保障了法律的严肃性,也兼顾了实际情况的多样性。
一、公安立案后还没侦查可以撤销吗
公安立案后还没侦查,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撤销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有些行为虽然表面上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从整体情节和危害程度来看,没有达到需要用刑罚来制裁的程度,此时就可以撤销案件。例如一些邻里之间因琐事发生的轻微肢体冲突,造成的伤害很轻微,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不构成犯罪,公安可以撤销立案。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不同的犯罪都有相应的追诉时效,过了这个时效期限,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比如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就不再追诉。如果公安立案后发现案件已过追诉时效,就应当撤销案件。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特赦是国家对特定的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如果犯罪分子被特赦,公安就应当撤销立案。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像侮辱、诽谤等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如果被害人没有向法院告诉,或者告诉后又撤回告诉,公安就可以撤销案件。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犯罪主体不存在了,追究刑事责任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应当撤销案件。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也会撤销立案。
二、公安立案后撤销案件的条件有哪些
公安立案后撤销案件,主要依据上述提到的《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案件撤销。
1、证据不足
立案时可能基于一些初步线索,但在进一步审查中发现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事实存在,无法达到追诉的标准,这种情况下公安也会考虑撤销案件。例如,报案人声称财物被盗,但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也没有其他证据指向特定的嫌疑人,公安经过调查后可能会撤销立案。
2、报案人虚假报案
如果发现报案人是出于恶意或者其他不当目的而虚假报案,公安在查明情况后会撤销案件。比如有人为了报复他人而故意编造犯罪事实报案。
3、犯罪行为系他人所为
在侦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真正实施犯罪行为的是其他人,而之前立案的嫌疑人是被错误怀疑的,此时就需要撤销对原嫌疑人的立案。
三、公安立案后撤销案件的程序是怎样的
公安立案后撤销案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办案部门经过审查,认为符合撤销案件的条件时,应当制作撤销案件报告书。
1、提出撤销案件申请
办案人员要在报告书中详细说明案件的基本情况、撤销案件的理由和依据等内容,然后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例如,对于一个因证据不足需要撤销的案件,报告书中要说明已经进行了哪些调查工作,为什么认为证据不足等情况。
2、批准撤销案件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对撤销案件报告书进行审核,认为确实符合撤销条件的,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3、通知相关人员
撤销案件的决定作出后,要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等相关人员。对于犯罪嫌疑人,如果之前采取了强制措施,要立即解除强制措施。同时,要做好相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和备案工作。
公安立案后还没侦查是否撤销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符合法定条件即可撤销。在司法实践中,还可能遇到诸如立案错误、证据发生变化等情况是否能撤销案件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