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教唆者会根据所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来定罪处罚。若教唆未成年人实施的是盗窃行为,教唆者可能构成盗窃罪;若教唆实施杀人行为,则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等。同时,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教唆未成年判什么罪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并非独立的罪名,而是根据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来定罪。
1、定罪原则
教唆犯以其所教唆的犯罪来确定罪名。例如,教唆未成年人去盗窃,教唆者就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教唆未成年人实施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教唆者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这是因为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了引发他人犯罪意图的作用,其行为与被教唆者实施的具体犯罪紧密相连。
2、从重处罚情节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是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教唆者利用未成年人的这些特点来实施犯罪,其主观恶性更大,社会危害性也更严重,所以法律给予更严厉的制裁。
3、案例说明
比如,甲教唆15岁的乙去抢劫,乙在甲的教唆下实施了抢劫行为。那么甲就构成抢劫罪的教唆犯,并且要从重处罚。因为甲的教唆行为导致乙实施了抢劫这一严重犯罪,对社会秩序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
二、教唆未成年犯罪的量刑标准
教唆未成年犯罪的量刑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1、被教唆犯罪的性质
不同的犯罪具有不同的社会危害性,量刑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果教唆未成年人实施的是轻微的犯罪,如教唆未成年人进行数额较小的诈骗,量刑相对较轻;但如果教唆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如故意杀人、强奸等,量刑则会非常重。
2、未成年人的年龄
教唆的未成年人年龄越小,教唆者的量刑可能越重。因为年龄越小的未成年人,其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越弱,教唆者对其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就越大。例如,教唆12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和教唆1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上会有所区别。
3、教唆的方式和程度
如果教唆者采用威胁、利诱、欺骗等恶劣手段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或者教唆行为非常积极主动,促使未成年人坚定地实施犯罪,量刑也会相应加重。相反,如果教唆行为相对轻微,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力较小,量刑可能会轻一些。
三、教唆未成年犯罪的常见类型
教唆未成年犯罪存在多种常见类型。
1、财产犯罪教唆
包括教唆未成年人盗窃、诈骗、抢夺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教唆未成年人去实施这些财产犯罪行为。例如,教唆未成年人在商场、公交车上扒窃他人财物,利用未成年人不易引起他人怀疑的特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暴力犯罪教唆
如教唆未成年人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这种教唆行为往往会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伤害。比如,一些不良团伙教唆未成年人参与打架斗殴,甚至实施杀人等恶性犯罪。
3、毒品犯罪教唆
教唆未成年人参与毒品的贩卖、运输、制造等活动。毒品犯罪危害极大,而教唆未成年人参与其中,不仅会毁了未成年人的一生,也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教唆未成年人帮忙运输毒品,利用未成年人来逃避警方的打击。
综上所述,教唆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法律问题,其定罪、量刑和常见类型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特点。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准确认定和处理。生活中还可能存在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后自首如何处理、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但未实施犯罪行为该如何认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遇到了关于教唆未成年犯罪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