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赠与后一般不能随意撤销。法律对其撤销有一定限制,若符合特定情形,赠与人可行使撤销权。对于已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的,撤销需遵循法律规定;未办理的,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有任意撤销权。同时,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等情形下,赠与人也可撤销。
一、股权赠与后能随意撤销吗
股权赠与后通常不能随意撤销。根据《民法典》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在股权赠与中,如果已经完成了股权的变更登记手续,即股权的权利已经转移给受赠人,此时赠与人一般不能再随意撤销赠与。
1、法定撤销情形
若出现法定情形,赠与人仍可撤销赠与。比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未完成变更登记情况
如果股权赠与尚未办理变更登记,股权的权利尚未转移,赠与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撤销赠与。不过,若该赠与合同经过了公证,赠与人就不能随意撤销。
二、股权赠与法定撤销的条件有哪些
股权赠与法定撤销有明确的条件。其一,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这里的严重侵害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方面,且这种侵害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例如受赠人故意实施伤害赠与人身体的行为,导致赠与人重伤等情况。
1、扶养义务不履行
当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时,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扶养义务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等。比如赠与人年老体弱,受赠人有能力却拒绝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和照顾。
2、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
若赠与合同中约定了受赠人应履行的义务,而受赠人不履行,赠与人也可行使撤销权。例如赠与合同约定受赠人要将部分股权收益用于特定的公益项目,但受赠人并未履行该约定。
三、已办理变更登记的股权赠与如何撤销
已办理变更登记的股权赠与撤销较为复杂。赠与人需要有法定的撤销事由,如上述提到的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等情形。当出现这些事由后,赠与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1、法律程序启动
赠与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行使撤销权。在诉讼过程中,赠与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法定撤销事由。例如,若以受赠人不履行扶养义务为由撤销,需要提供受赠人未履行扶养义务的相关证据,如证人证言、费用支出记录等。
2、后续处理
一旦法院判决撤销赠与,受赠人需要配合办理股权的回转手续,将股权重新变更登记到赠与人名下。若受赠人不配合,赠与人可以凭借法院的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股权赠与的撤销受到法律严格限制,并非可以随意为之。无论是法定撤销条件的判断,还是已办理变更登记后的撤销程序,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收集法定撤销事由的证据?不同类型的股权赠与在撤销时有哪些特殊规定?如果你有这些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你提供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