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业务员自己也投资的情况较为复杂。这不仅影响其自身资金安全,在法律层面也会对其责任认定产生影响。一方面,其投资款可能难以收回;另一方面,司法机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及责任大小。
一、非吸业务员自己也投了会怎样
当非吸业务员自己也参与投资时,会面临多方面的状况。
1、资金损失风险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往往是不合法且缺乏保障的。一旦该非法吸储活动资金链断裂,业务人员自己投入的资金很可能血本无归。因为这类活动通常没有正规的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机制,资金可能被随意挪用、挥霍或者用于高风险投资,导致无法按照承诺返还本息。
2、法律责任认定
虽然自己也进行了投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法律责任。司法机关在认定业务员责任时,会综合考虑其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参与程度等因素。如果业务员积极参与推广、宣传等行为,即便自己也投资,仍可能被认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过,自己投资这一情节可能会在量刑时作为一个考虑因素,例如可能反映其主观上并非完全出于非法获利的故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的轻重。
3、追赃挽损问题
在司法机关进行追赃挽损工作时,业务员自己的投资款也会纳入整体的资金核算范畴。但一般情况下,会优先保障其他普通投资者的权益,业务员的投资款能否得到全额返还存在不确定性。
二、非吸业务员自己投资会影响定罪吗
非吸业务员自己投资对定罪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1、定罪的主要依据
判断业务员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依据其是否实施了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且该行为是否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如果业务员在工作中积极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广吸储项目,吸收了大量公众资金,即便自己也投资,也符合犯罪构成要件。
2、投资行为的影响
业务员自己投资这一行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主观心态。如果有证据表明其是在受到误导或者基于对项目的错误认识而进行投资,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其主观故意的认定。但如果其在明知项目存在非法吸储性质的情况下仍然投资并继续开展业务,那么自己投资这一情节就很难成为免除定罪的理由。
3、司法实践中的考量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对于业务员自己投资的情况,会结合其投资金额、投资时间、在犯罪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投资金额较小且在犯罪活动中作用相对次要,可能在定罪量刑时会给予相对较轻的处罚;但如果投资金额较大且积极推动非法吸储活动,仍会被依法定罪处罚。
三、非吸业务员自己投资款能要回来吗
非吸业务员自己的投资款能否要回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1、追赃挽损的顺序
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司法机关会开展追赃挽损工作。一般来说,会优先保障普通投资者的权益。因为普通投资者往往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是基于对业务员宣传的信任而投入资金。业务员自己作为参与非法吸储活动的人员,其投资款的返还会排在普通投资者之后。
2、资金的实际状况
投资款能否返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法吸储活动剩余资金的实际状况。如果资金链断裂后剩余资金较少,可能无法满足所有投资者的返还需求,业务员的投资款就可能无法全额返还甚至部分无法返还。而且,非法吸储活动中的资金可能已经被用于偿还前期投资者的本息、支付业务提成、被犯罪分子挥霍等,导致可用于返还的资金所剩无几。
3、法律程序和规定
在司法程序中,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涉案资金进行处理。如果业务员被认定构成犯罪,其投资款可能会被作为涉案资金的一部分进行处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将其投资款与其他违法所得一并进行追缴,用于弥补其他受害者的损失。只有在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认定后,符合条件的部分投资款才有可能返还给业务员。
综上所述,非吸业务员自己投资会面临资金损失、法律责任认定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投资款能否收回也存在不确定性。在实际法律事务中,还存在非吸业务员自首后量刑如何、非吸案件中其他共犯的责任认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具体的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