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追诉标准主要依据行贿数额、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若行贿行为影响公平竞争等,即便未达数额标准,也可能被追诉。
一、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追溯标准是什么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追诉标准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
1、数额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这里的数额标准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并进行追诉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在商业交易中,个人为了获得某个项目的合作机会,向对方公司的工作人员行贿五万元,这种情况下就达到了个人行贿的追诉标准。
2、其他情形
如果行贿数额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予立案追诉。一是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但向三人以上行贿的。比如,某人为了在行业内获得更多便利,向三个不同公司的工作人员分别行贿一万元,虽然单一行贿数额未达三万元,但累计且满足向三人以上行贿,就符合追诉条件。二是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例如,通过非法经营获取的利润用于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这种行为也会被追诉。三是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比如,因为行贿行为导致其他合法竞争者失去商业机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应予以追诉。
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追溯的数额认定方式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追溯的数额认定方式有多种考量因素。
1、直接行贿数额
直接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的财物价值就是行贿数额。这包括现金、实物等。例如,直接给予对方工作人员十万元现金,或者价值十万元的高档礼品等,这些都直接计入行贿数额。
2、交易差价认定
在一些情况下,行贿可能表现为通过交易的方式进行。比如,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向对方销售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向对方购买商品,其中的差价部分可以认定为行贿数额。例如,市场上某商品的正常价格为五十万元,行贿人以八十万元的价格卖给对方工作人员所在的公司,那么三十万元的差价就可能被认定为行贿数额。
3、多次行贿累计
如果存在多次行贿行为,应当累计计算行贿数额。比如,在一段时间内,分三次向同一工作人员行贿,每次行贿一万元,那么累计行贿数额就是三万元,达到了个人行贿的追诉标准。
三、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追溯的特殊情况
在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追溯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1、单位内部人员行贿
单位内部人员为了单位的利益,以单位名义向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这种情况下,如果符合追诉标准,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某公司的业务经理为了公司能获得更多订单,以公司名义向对方公司工作人员行贿,若达到追诉标准,公司和该业务经理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关联交易中的行贿
在关联交易中,一方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向关联公司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这种行为可能比较隐蔽,但一旦被发现,同样会按照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进行追诉。比如,两家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一方为了在关联交易中获得更有利的价格,向对方企业的工作人员行贿。
3、事后行贿
有些行贿行为是在获得不正当利益之后进行的。例如,某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一个大型项目,事后为了感谢相关工作人员,给予其财物。这种事后行贿的行为,只要符合追诉标准,也会被依法追究。
综上所述,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追诉标准涵盖了数额标准以及多种特殊情形。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很多与该罪名相关的问题,比如行贿罪与正常商业馈赠的区别、行贿罪的量刑具体如何确定等。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