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若想撤出担保,通常有几种途径。在担保期限届满且无新债务时,担保责任自然解除;经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三方协商一致,可解除担保;若债务人履行完债务,担保人责任也随之消除;若存在法定情形,如债权人欺诈等,担保人可通过法律途径解除担保。
一、担保人怎样才能撤出担保
担保人要撤出担保,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担保期限届满
如果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担保期限,当担保期限届满,且在此期间内没有产生新的债务,那么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就会自然解除。例如,甲为乙向丙的借款提供担保,担保期限为一年。一年期满后,若乙没有新的借款行为,甲的担保责任就自动消除。
2、三方协商一致
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及担保人三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同意解除担保关系。这需要三方签订书面的解除协议,明确解除担保的相关事宜。比如,甲为乙的债务向丙提供担保,之后三方都认为不再需要甲的担保,于是共同签订协议解除担保。
3、债务履行完毕
当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完全履行了自己的债务,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也随之消灭。例如,乙按时足额偿还了向丙的借款,那么甲作为担保人的责任也就不存在了。
4、法定解除情形
在某些法定情况下,担保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除担保。比如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担保,担保人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担保合同。
二、担保人主动要求撤出担保的条件
担保人主动要求撤出担保是有一定条件的。
1、债务人同意且提供替代担保
如果债务人同意担保人撤出担保,并且能够提供其他可靠的担保方式,那么担保人有可能撤出。例如,乙同意甲撤出担保,同时乙找到了丁为其债务提供新的担保,这种情况下甲就有机会撤出。
2、债权人同意
债权人同意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债权人认为债务人仍然具备偿债能力,或者有其他保障债权实现的措施,可能会同意担保人撤出。比如,丙认为乙的经济状况良好,即使甲撤出担保,自己的债权也能得到保障,就可能同意甲的撤出请求。
3、不存在未了结债务纠纷
在没有未了结的债务纠纷时,担保人提出撤出担保更容易被接受。如果存在债务纠纷,如乙和丙之间对于借款金额、还款时间等存在争议,此时担保人很难顺利撤出。
三、担保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撤出担保
担保人在以下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撤出担保。
1、债权人恶意隐瞒重要信息
若债权人在担保过程中恶意隐瞒了一些对担保人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导致担保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了担保,担保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担保。例如,丙在与甲签订担保合同时,隐瞒了乙已经有大量逾期债务的事实,甲在发现后可以向法院请求解除担保。
2、主合同无效
如果主合同,即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那么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通常也会无效。比如,乙和丙签订的借款合同因违反法律法规而被认定无效,那么甲的担保合同也无效,甲可以强制撤出担保。
3、债权人擅自变更主合同条款
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债权人擅自变更主合同的主要条款,如增加借款金额、延长还款期限等,担保人对加重部分的债务可以不承担担保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担保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解除担保。
担保人撤出担保有多种方式和条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三方对于担保解除无法达成一致,或者涉及到合同效力等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