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决书的生效时间需根据不同类型的裁决书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劳动仲裁裁决书和民商事仲裁裁决书生效规则不同,劳动仲裁部分情形一裁终局,其他则需在规定时间内未起诉才生效;民商事仲裁裁决书作出即生效。
一、裁决书怎么算生效
裁决书的生效情况分为不同类型。对于劳动仲裁裁决书而言,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裁终局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1、非一裁终局情形
非上述一裁终局的劳动仲裁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2、民商事仲裁裁决书
在民商事仲裁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也就是说,一旦仲裁庭作出裁决并形成裁决书,该裁决书即刻生效,当事人需要按照裁决书的内容履行相应义务。
二、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如何执行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执行程序是保障权益实现的重要环节。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1、申请执行的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法院执行措施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来保障生效裁决书的执行,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民商事仲裁裁决书生效后能否撤销
民商事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在特定情形下是可以撤销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1、申请撤销的期限
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2、撤销后的处理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裁决书生效规则不同,生效后的执行和撤销等也有各自的法律规定。比如裁决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但超过申请执行期限该如何处理,或者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被驳回后还有哪些救济途径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您在裁决书相关法律问题上还有疑惑,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