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逃税犯罪的量刑需依据逃税数额及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来判定。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一、个人逃税犯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个人逃税犯罪的量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这里的“数额较大”,在司法实践中,一般结合不同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数额。比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可能相对较高的数额才会认定为较大;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标准可能会低一些。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的界定同样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纳税主体可能有所差异。
3、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如果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不过,如果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个人逃税犯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
个人逃税犯罪数额较大的认定并没有全国统一的绝对金额标准。
1、参考相关司法解释
虽然没有统一明确的数额标准,但相关司法解释会对一些情况进行指引。一般来说,会综合考虑逃税行为对国家税收造成的损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整体经济规模大、税收总量高,可能认定数额较大的标准会相对较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标准可能会低一些。
2、行业差异的影响
不同行业的经营规模、利润水平不同,也会影响数额较大的认定。像一些大型企业,其经营额和纳税额都非常高,可能逃税数额达到几百万元才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而对于一些小型个体工商户,可能逃税几万元就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3、与应纳税额的比例关系
除了绝对数额,还会考虑逃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即使逃税的绝对数额看起来不是特别大,但如果占应纳税额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十以上,也可能构成犯罪。
三、个人逃税犯罪后主动补缴税款的量刑影响
个人逃税犯罪后主动补缴税款对量刑有着重要的影响。
1、可能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鼓励纳税人主动纠正错误、弥补国家税收损失的导向。例如,某纳税人逃税被税务机关发现后,及时补缴了全部税款、滞纳金,并接受了行政处罚,那么就可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从轻量刑
即使不符合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但主动补缴税款的行为在量刑时会被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逃税的数额、比例以及补缴税款的情况等。比如,原本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由于纳税人主动补缴了大部分税款,可能会判处两年有期徒刑甚至更轻的刑罚。
3、体现悔罪态度
主动补缴税款也体现了纳税人的悔罪态度。在司法实践中,悔罪态度是法官量刑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积极主动补缴税款表明纳税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承担责任,这种态度会对量刑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个人逃税犯罪的量刑与逃税数额、占应纳税额比例以及是否主动补缴税款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逃税犯罪的认定和量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多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诸如如何准确认定逃税数额、不同行业逃税量刑的具体差异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咨询解答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