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外借在一定情况下会被认定为犯罪。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或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又或者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擅自将公款借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形,都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等犯罪。下面将详细阐述具体情况。
一、公款外借何种情况会被认定为犯罪
公款外借在特定情形下会被认定为犯罪,其中最常见的是构成挪用公款罪。
1、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且谋取个人利益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未经合法程序,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并且从中谋取个人利益。比如,收受借款单位的贿赂、回扣,或者为自己的亲属、朋友等谋取好处。
2、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
虽然是以单位名义外借公款,但如果是个人擅自决定,而非经过单位集体研究等合法程序,且个人从中谋取利益,也会被认定为犯罪。例如,单位负责人私自决定将公款借给关系企业,自己获得该企业的股份等。
3、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擅自将公款借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
即使没有谋取个人利益,但违反单位的财经管理制度,随意将公款外借,导致公款无法收回,给国家、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也可能构成犯罪。比如,财务人员违反规定将公款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个人,最终造成大量公款无法追回。
二、公款外借被认定为犯罪的法律后果
公款外借一旦被认定为犯罪,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1、刑事处罚
如果构成挪用公款罪,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情节较轻的,可能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民事赔偿责任
犯罪人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于因公款外借造成的经济损失,犯罪人需要进行赔偿,以弥补国家、集体的损失。
3、职业影响
一旦被认定犯罪,犯罪人的职业生涯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公职人员会被开除公职,失去工作机会,并且在社会上的声誉也会严重受损。
三、如何避免公款外借被认定为犯罪
为避免公款外借被认定为犯罪,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
1、严格遵循审批程序
公款外借必须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审批等合法程序,不能个人擅自决定。在借款前,要对借款单位或个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
2、确保借款用途合法合规
公款外借的用途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定,不能用于非法活动。例如,不能将公款借给他人用于赌博、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
3、加强监督管理
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对公款外借的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同时,要定期对公款外借的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综上所述,公款外借在多种情况下会被认定为犯罪,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和制度,避免陷入犯罪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还可能存在公款外借的金额认定标准、不同主体外借公款的区别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公款外借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