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生效后有新证据通常是能申请再审的。新证据可能会改变原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基础,影响判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因此法律赋予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申请再审以纠正可能错误的机会,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和遵循法定程序。

一、判决生效后有新证据能再审吗

判决生效后有新证据一般是可以申请再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1、新证据的认定

并非所有新发现的证据都能被认定为符合再审条件的“新证据”。司法实践中,新证据通常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前已客观存在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或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提供的证据等。

2、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新证据需要达到足以改变原判决结果的证明力。也就是说,新证据要能够对原判决所认定的事实产生实质性影响,使案件事实呈现出与原判决不同的状态。

3、申请再审的期限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新证据等法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判决生效后有新证据能再审吗(0)

二、判决生效后新证据申请再审的流程

判决生效后凭借新证据申请再审有一套法定流程。

1、准备申请材料

当事人需要准备再审申请书、新证据、原审判决书等相关材料。再审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及具体事实、理由。

2、向法院提交申请

一般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新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是否符合再审条件。

3、法院审查与决定

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符合再审条件的,会裁定再审;不符合条件的,会裁定驳回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法院会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三、新证据未被认定为再审依据的情况

即使有新证据,也可能存在未被认定为再审依据的情况。

1、证据关联性不足

新证据与案件争议焦点缺乏关联性,不能对原判决认定的关键事实产生影响,法院可能不会将其作为再审依据。

2、证据来源不合法

如果新证据的取得方式违反法律规定,比如通过非法手段收集,该证据将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再审的有效证据。

3、超过申请期限

若当事人未在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限内提出申请,即使有新证据,法院也可能不予受理再审申请。

综上所述,判决生效后有新证据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申请再审的,但涉及新证据的认定、申请流程以及可能存在不被认定的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实际中,可能还会遇到新证据证明力的强弱判断、再审审理的时间周期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