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用工工资赔偿标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非法用工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若造成劳动者伤亡,还应给予一次性赔偿。一次性赔偿包括治疗期间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等,具体数额按伤残等级对应不同倍数的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一、非法用工工资赔偿标准是啥
非法用工的工资赔偿标准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非法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却招用劳动者进行劳动的行为。
1、劳动报酬支付
对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也就是说,如果非法用工单位有与劳动者从事相同或相近岗位的其他员工,就按照这些员工的工资水平来支付该劳动者工资。
2、伤亡赔偿
如果非法用工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或者单位造成职工伤残、死亡的,单位必须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这里所说的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二、非法用工工资赔偿的计算方式
非法用工工资赔偿的计算方式与正常用工有所不同。
1、劳动报酬计算
如前面所述,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若没有相同或相近岗位的参照,则按照当地相同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来计算。例如,当地同行业同岗位的平均月工资是5000元,那么非法用工单位也应按照这个标准来支付劳动者工资。同时,如果劳动者工作时间不足一个月,按照实际工作天数来计算工资。计算公式为:日工资=月工资÷21.75(法定月计薪天数),应得工资=日工资×实际工作天数。
2、伤亡赔偿计算
对于一次性赔偿金的计算,赔偿基数是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假设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0000元,若劳动者被鉴定为五级伤残,那么一次性赔偿金=60000×8 = 480000元。治疗期间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由非法用工单位承担。
三、非法用工工资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维权途径
非法用工工资赔偿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劳动者也有相应的维权途径。
1、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了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明确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支付劳动报酬等。《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则详细规定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的赔偿标准和程序。这些法律法规为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2、维权途径
当劳动者遇到非法用工工资赔偿问题时,可以先与非法用工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和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非法用工单位进行查处,并责令其改正。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如果有)、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非法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自己的工资情况等。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非法用工工资赔偿涉及劳动报酬支付和伤亡赔偿等多方面内容,有明确的计算方式、法律依据和维权途径。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非法用工单位拒绝配合赔偿、赔偿金额计算有争议等问题。如果您在非法用工工资赔偿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