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父母是否会被判刑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遗弃行为情节恶劣,如导致孩子重伤、死亡等,父母可能涉嫌遗弃罪被判刑;若情节不严重,可能不构成犯罪。判断情节是否恶劣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一、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父母会被判刑吗
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其父母不一定会被判刑,这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构成犯罪的情况
如果父母遗弃孩子的行为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就可能构成遗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例如,父母将年幼的孩子遗弃在荒郊野外,导致孩子因无人救助而重伤、死亡;或者长期遗弃孩子,使孩子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等,这些都属于情节恶劣的情形,父母会被依法判刑。
2、不构成犯罪的情况
要是父母遗弃孩子的情节比较轻微,没有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一般不构成犯罪。比如父母因一时冲动将孩子短暂遗弃在相对安全的公共场所,且很快就后悔并找回孩子,这种情况下可能不会被认定为犯罪,但可能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及相关部门的批评教育。
二、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父母构成遗弃罪的标准
判断父母遗弃孩子是否构成遗弃罪,关键在于是否达到情节恶劣的标准。
1、行为后果方面
导致孩子重伤、死亡是常见的情节恶劣表现。比如父母将患病的孩子遗弃,致使孩子因延误治疗而病情加重甚至失去生命;或者孩子在被遗弃过程中遭遇意外事故受伤。使孩子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乞讨等情况也属于情节恶劣。
2、主观故意程度
如果父母是故意且长期遗弃孩子,表明其主观恶性较大。例如父母为了逃避抚养责任,将孩子遗弃后不再过问,并且在有能力抚养的情况下拒绝履行义务,这种行为就更可能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3、社会影响方面
遗弃行为引起了社会公愤,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会被纳入情节恶劣的考量范围。比如父母遗弃孩子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强烈谴责。
三、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如何维护自己权益
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寻求救助
孩子可以向当地的民政部门、居委会、村委会等机构寻求帮助。这些部门会为孩子提供临时的生活照料和保护,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例如,民政部门可能会将孩子安置到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
2、提起民事诉讼
孩子可以在法定代理人(如其他监护人)的代理下,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法院会根据孩子的实际生活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等因素,判决父母支付相应的费用,以保障孩子的生活和教育。
3、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父母遗弃孩子的行为构成犯罪,孩子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进行侦查,一旦查明事实,检察院会依法提起公诉,追究父母的刑事责任,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父母是否判刑取决于遗弃行为的严重程度。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如父母遗弃孩子后又想重新获得抚养权该如何处理,孩子被遗弃后能否继承父母的财产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