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伤人可能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若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可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会触犯刑法。以下将详细探讨高空抛物伤人涉及的违法类型及相关内容。
一、高空抛物伤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类型
高空抛物伤人可能涉及多种违法行为类型。
1、民事违法行为
从民事法律角度看,高空抛物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属于侵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例如,行人被高空抛下的花盆砸伤,花盆的所有者或使用者需承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民事责任。
2、行政违法行为
如果高空抛物行为情节较轻,但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可构成行政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可对行为人处以警告、罚款或拘留等行政处罚。比如,行为人多次高空抛掷小物件,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扰乱了公共秩序,公安机关可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3、刑事违法行为
当高空抛物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时,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故意高空抛物致人死亡,还可能以故意杀人罪等罪名定罪处罚。
二、高空抛物伤人民事赔偿责任如何确定
确定高空抛物伤人的民事赔偿责任需遵循一定规则。
1、明确侵权人
若能确定具体的侵权人,由其承担赔偿责任。侵权人要对受害人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进行赔偿。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例如,监控清晰拍到是某户人家抛出物品伤人,该户人家即为侵权人,需承担相应赔偿。
2、难以确定侵权人时
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这里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一般是指事发地建筑物中可能实施抛物行为的住户。比如,在一个居民楼内发生高空抛物伤人事件,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户所为,那么该楼可能抛掷物品楼层的住户都可能被要求给予补偿。
3、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例如,小区物业未安装监控设备等必要的防范设施,导致无法确定侵权人,物业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三、高空抛物伤人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
高空抛物伤人构成刑事犯罪有其认定标准。
1、情节严重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是认定高空抛物刑事犯罪的关键。一般来说,多次实施高空抛物行为、抛掷重物、抛掷危险物品等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例如,行为人多次从高楼抛掷酒瓶等物品,严重危及公共安全,即使未造成实际的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2、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如果高空抛物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将以更严重的罪名定罪处罚。比如,高空抛掷的物品导致他人重伤,可能以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若故意抛掷物品致人死亡,可能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3、主观故意的判断
在认定刑事犯罪时,还需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伤害或危害公共安全,仍然实施高空抛物行为,其主观故意明显,更易构成刑事犯罪。例如,行为人因与楼下行人发生口角,故意抛掷物品砸向行人,这种故意行为的性质更为恶劣。
综上所述,高空抛物伤人可能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等多种违法行为类型,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的法律后果。民事方面需确定赔偿责任,刑事方面有严格的认定标准。在生活中,还存在高空抛物未伤人如何处理、如何预防高空抛物等相关问题。如果您遇到高空抛物相关的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