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一般情况下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患者也需承担一定举证责任。医疗机构要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患者通常要证明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关系、有损害结果发生等。

一、发生医疗事故由谁举证

在医疗事故纠纷中,举证责任的分配较为特殊。一般而言,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由医疗机构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

1、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需要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其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这是因为医疗机构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掌握着患者的病历等关键资料,相比患者更有能力进行举证。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要证明手术操作符合规范,所用的药物、器械等不存在问题,且患者的损害不是由于手术导致的。

2、患者的举证责任

患者也并非完全无需举证。患者需要证明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关系,比如提供挂号单、病历等;还要证明自己遭受了损害结果,如身体的损伤、残疾等。如果患者无法证明这些基本事实,可能无法启动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发生医疗事故由谁举证(0)

二、医疗事故中医疗机构举证的难点

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举证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点。

1、医学的复杂性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很多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有些损害结果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难以准确判断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某些罕见病的治疗,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完全明确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医疗机构很难证明自己的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

2、证据的保存和完整性

医疗机构需要妥善保存患者的病历等证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病历记录不完整、丢失等情况。一旦证据存在瑕疵,医疗机构的举证就会受到影响。比如,病历中某些关键信息缺失,可能导致无法准确还原医疗过程,从而影响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的判断。

三、患者在医疗事故举证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医疗事故举证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及时收集证据

患者要及时收集与医疗事故相关的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这些证据是证明医疗关系和损害结果的重要依据。同时,患者还可以收集与医疗过程相关的其他证据,如与医生的沟通记录、医疗费用清单等。

2、了解自身权利

患者要了解自己在医疗事故中的权利,知道自己需要承担哪些举证责任。在与医疗机构沟通和处理纠纷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因自身的不当行为影响举证。例如,不要随意涂改病历等证据,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伪造证据,从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分配涉及医疗机构和患者双方。在实际处理中,双方都有各自的举证责任和面临的问题。比如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是怎样的、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如何确定等。如果您在医疗事故纠纷中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