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单位,处罚较为严厉。不仅会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处罚旨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一、对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单位如何处罚
当单位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处罚。
1、行政处罚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同时,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2、刑事处罚
若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认定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有一定标准。
1、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
如果劣药造成人员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如导致器官组织损伤、功能障碍等,可认定为情节严重。例如,因服用劣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引发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
2、违法次数和规模
多次生产、销售劣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数量较大、涉及面广,影响众多患者用药安全的,也属于情节严重。比如,某单位长期生产、销售劣药,涉及多个地区,危害了大量患者的健康。
3、主观恶意程度
若单位明知药品为劣药仍进行生产、销售,或者故意隐瞒劣药情况,逃避监管的,也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三、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单位的整改措施
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单位需要采取整改措施。
1、全面停产整顿
单位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活动,对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查找导致生产劣药的原因,如原材料采购环节、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改进。
2、加强人员培训
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药品质量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员工严格遵守药品生产、销售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3、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管制度,加强对药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监督。定期进行自查自纠,主动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综上所述,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单位会受到严厉处罚,同时有相应的认定标准和整改要求。相关单位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药品质量。那么,生产销售劣药的受害者如何获得赔偿?如何防止单位再次出现生产销售劣药的情况?如果您有这些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