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非法经营时员工是否担责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员工不知情且未参与非法经营活动,通常无需担责;若员工明知公司非法经营仍积极参与,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责任的判定涉及员工在非法经营中的参与程度、主观认知等多方面因素。
一、公司非法经营员工需要担责吗
公司非法经营员工是否需要担责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形判断。
1、无需担责的情况
如果员工对公司的非法经营行为并不知情,只是按照正常的工作安排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参与到非法经营的具体活动中,那么一般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公司实际控制人瞒着普通员工进行非法的金融交易,普通员工仅负责日常的文件整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对非法经营活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参与和知晓,这种情况下员工通常无需担责。
2、需要担责的情况
若员工明知公司在进行非法经营活动,仍然积极参与其中,为非法经营提供帮助、出谋划策等,那么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员工在知晓公司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下,依然负责该产品的销售工作,或者协助公司进行虚假宣传,这种情况下员工就可能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公司非法经营员工不知情要担责吗
一般而言,公司非法经营员工不知情通常不需要担责。
1、从主观方面分析
法律在判定责任时,非常注重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如果员工完全不知情,就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缺乏主观过错,就难以认定其构成违法犯罪。例如,在一些非法传销公司中,新入职的员工可能只是被公司的正常业务描述所吸引,按照公司安排做一些基础工作,对公司的传销本质并不了解,这种情况下让员工承担责任是不合理的。
2、从证据角度分析
司法机关在认定员工责任时,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知晓非法经营行为。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员工知情,就不能随意让员工承担责任。比如,在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员工与非法经营活动有直接关联的聊天记录、邮件等证据,就不能轻易认定员工担责。
三、公司非法经营员工参与了担责比例如何确定
当公司非法经营员工参与其中时,担责比例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1、参与程度
员工在非法经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确定担责比例的重要因素。如果员工只是偶尔参与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参与的时间较短、范围较窄,那么其担责比例相对较低。例如,员工只是在某一次非法交易中帮忙传递了一份文件,与全程参与非法经营策划和实施的员工相比,担责比例会小很多。
2、作用大小
员工在非法经营中所起的作用也会影响担责比例。如果员工在非法经营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负责核心业务的操作、掌握重要的非法经营信息等,那么其担责比例会相对较高。相反,如果只是起到一些次要的、辅助性的作用,担责比例就会较低。比如,在非法采矿案件中,负责现场指挥调度的员工与负责后勤物资供应的员工相比,前者担责比例通常会更高。
3、获利情况
员工从非法经营活动中获利的多少也是确定担责比例的参考因素之一。如果员工通过参与非法经营获得了高额的报酬,那么其担责比例可能会相对较高。因为获利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员工参与非法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员工在非法经营活动中获得了远超正常工资水平的奖金,这可能意味着其在非法经营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担责比例也可能相应提高。
综上所述,公司非法经营时员工是否担责以及担责比例的确定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公司以各种名义欺骗员工参与非法经营等复杂情况。如果您遇到了类似的法律问题,比如不清楚自己在公司非法经营中的责任情况,或者对担责比例有疑问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