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标准。首先要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或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鉴定机构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医疗行为有无过错、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等进行综合判断。同时要注意鉴定的主体、时效等问题,这样才能准确判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一、应该怎么样鉴定是否医疗事故
鉴定是否为医疗事故,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委托与受理,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1、组成专家鉴定组
医学会会根据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专家鉴定组人数为单数,涉及的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2、调查与听证
专家鉴定组会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
3、作出鉴定结论
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方法,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

二、医疗事故鉴定的主体有哪些要求
医疗事故鉴定主体有严格要求。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进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
1、法医进入专家库的条件
符合前款第(一)项规定条件并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可以受聘进入专家库。专家鉴定组的成员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以保证鉴定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2、回避制度
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申请其回避,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3、主体的法律责任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接受申请鉴定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出具虚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
三、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是多久
医疗事故鉴定有时效限制。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1、申请鉴定的时效
这一年的时效规定,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证据灭失等问题,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超过时效提出申请的,可能会面临不予受理等情况。
2、鉴定的工作时效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3、特殊情况的时效处理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存在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当事人无法在规定时效内申请鉴定的,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但一般需要当事人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特殊情况。
综上所述,鉴定医疗事故涉及委托受理、专家鉴定组组成、调查听证、作出结论等多个环节,同时要注意鉴定主体的要求和时效规定。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医疗事故鉴定费用承担、鉴定结果不服的处理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医疗事故鉴定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