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并不必然导致结婚无效。我国法律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是特定的,主要包括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到法定婚龄。骗婚若未触及这些法定无效情形,婚姻在法律上仍有效,但受欺骗方可以通过离婚等途径解除婚姻关系。若骗婚涉及诈骗财物等行为,还可能需承担相应刑事或民事责任

一、骗婚属于结婚无效吗

骗婚并不一定属于结婚无效。在我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婚姻无效的几种情形,即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骗婚行为本身并不在这些法定的婚姻无效情形范围内。

1、婚姻有效的情况

如果骗婚行为未涉及上述法定无效情形,仅是以欺骗的方式获取对方结婚意愿,比如隐瞒自己的经济状况、工作情况等,那么这种婚姻在法律上仍然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受欺骗的一方不能以骗婚为由主张婚姻无效。

2、可通过离婚解决

若受欺骗方认为无法与对方继续共同生活,可以通过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的方式来解除婚姻关系。在诉讼离婚中,如果能够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会判决准予离婚。

3、特殊情况的法律后果

如果骗婚行为还涉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比如以结婚为幌子诈骗他人财物,达到一定数额的,可能会构成诈骗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受骗方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被骗取的财物。

骗婚属于结婚无效吗(0)

二、骗婚构成婚姻无效的特殊情形

虽然一般的骗婚不构成婚姻无效,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骗婚可能与法定婚姻无效情形产生关联。

1、重婚型骗婚

一方在已有配偶的情况下,隐瞒婚姻状况与他人结婚,这既属于骗婚行为,同时也构成了重婚。根据法律规定,重婚的婚姻是无效的。这种情况下,受骗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

2、隐瞒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如果一方隐瞒了与另一方存在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而结婚,比如隐瞒双方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这种骗婚行为导致的婚姻也是无效的。因为法律明确禁止有此类亲属关系的人结婚。

3、未达法定婚龄骗婚

一方隐瞒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的事实与对方结婚,当发现时仍未达到法定婚龄的,该婚姻也属于无效婚姻。但如果发现时已经达到法定婚龄,那么这种婚姻就不再属于无效婚姻。

三、骗婚未构成婚姻无效时的法律救济

当骗婚行为未构成婚姻无效时,受欺骗方仍然有多种法律救济途径。

1、协议离婚

如果双方能够就离婚相关事宜达成一致,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可以签订离婚协议,然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协议离婚相对较为便捷,能够和平解决婚姻问题。

2、诉讼离婚

若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受欺骗方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比如,证明对方的骗婚行为对自己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导致无法继续共同生活。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3、财产返还与赔偿

如果骗婚过程中涉及财产方面的欺骗,比如一方以虚假理由骗取另一方的财物,受欺骗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财物。同时,如果骗婚行为给受欺骗方造成了精神损害,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综上所述,骗婚并不直接等同于婚姻无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遇到骗婚问题时,当事人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骗婚行为中的财产如何界定归属、骗婚方是否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等问题,都需要专业的法律分析。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