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是否包括伤残赔偿款,否定的。伤残赔偿款具有特定人身属性,是对受害者本人因身体受到伤害而给予的补偿,并非夫妻共同财产。从法律规定来看,明确将一方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列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从其性质而言,是为保障受害者后续生活,若进行分割会损害受害者权益。同时,伤残赔偿款的用途具有特定性,是用于治疗、康复等与受害者人身相关的支出。

一、离婚财产分割包括伤残赔偿款吗

离婚财产分割不包括伤残赔偿款。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1、从法律规定角度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伤残赔偿款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它是对受害者本人因身体受到伤害而给予的补偿,与受害者的人身不可分离。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受伤获得的伤残赔偿款,是对伤者身体伤痛、未来生活可能受到影响等方面的补偿,是专属于伤者本人的。

2、从性质角度

伤残赔偿款是对受害者身体和健康受损的一种弥补,其目的是保障受害者在受伤后的生活和康复需求。如果将其纳入离婚财产分割,就会损害到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例如,一方因工伤致残获得赔偿款,这笔钱要用于后续的治疗、康复以及维持生活,如果进行分割,可能会导致受害者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来保障自身的生活和治疗。

3、从用途角度

伤残赔偿款通常是用于支付受害者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生活护理费用等与受害者人身相关的支出。这些费用是为了满足受害者个人的特殊需求,与夫妻共同生活的一般性支出不同。所以,不应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离婚财产分割包括伤残赔偿款吗(0)

二、离婚时伤残赔偿款为何不参与财产分割

离婚时伤残赔偿款不参与财产分割,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基于人身属性

伤残赔偿款是因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与该方的人身紧密相连。它是对受害者身体伤痛、精神痛苦以及未来生活能力受损的一种补偿。这种补偿是针对受害者个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一个人因意外事故导致残疾,获得的伤残赔偿款是对他个人身体和生活影响的弥补,不能因为婚姻关系的存在而改变其专属性。

2、保障受害者权益

如果将伤残赔偿款纳入离婚财产分割,可能会使受害者在离婚后失去必要的经济保障。受害者需要这笔钱来维持后续的生活、进行康复治疗等。例如,一位因工伤致残的职工,其伤残赔偿款要用于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生活护理,如果分割给另一方,可能会导致其无法得到良好的康复和生活保障。

3、遵循法律精神

法律将一方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规定为个人财产,体现了对个人权益的保护和尊重。这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受害者在遭受人身伤害后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和保障,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变化而受到不合理的影响。

三、如何区分伤残赔偿款和夫妻共同财产

区分伤残赔偿款和夫妻共同财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判断。

1、看资金来源

伤残赔偿款是基于一方的人身损害而获得的,其来源是侵权人或相关责任主体对受害者的赔偿。而夫妻共同财产通常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共同劳动、经营等方式获得的财产。比如,夫妻双方共同经营一家店铺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一方因被他人侵权获得的伤残赔偿款,则属于个人财产。

2、考虑财产性质

伤残赔偿款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是对受害者个人身体和精神伤害的补偿。而夫妻共同财产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消费和共同积累的财产。例如,夫妻共同购买的房产、车辆等,是为了满足家庭的居住、出行等需求,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伤残赔偿款是为了保障受害者个人的生活和康复。

3、依据法律规定

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明确一方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为个人财产。在实际生活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区分。如果在区分过程中存在争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裁决。

综上所述,离婚财产分割不包括伤残赔偿款,其不参与分割是基于法律规定、性质和用途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区分伤残赔偿款和夫妻共同财产至关重要。那么,在离婚时对于其他具有特殊性质的财产该如何分割呢?如果一方隐瞒伤残赔偿款又该如何处理呢?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