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不去处理会面临多种处罚。对于肇事方,可能被吊销驾驶证,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对受害人而言,会影响损害赔偿的实现,可能导致无法及时获得赔偿且存在超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的风险。若属于逃逸情况,处罚更严重,会面临罚款、拘留,吊销驾驶证且终生禁驾等。

一、交通事故不去处理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不去处理要区分是肇事方还是受害方不处理,处罚有所不同。

1、肇事方不处理的处罚

如果是肇事方不处理交通事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罚款。若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肇事方逃逸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若构成犯罪,比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面临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在民事赔偿方面,受害人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肇事方承担赔偿责任。若肇事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等行为。

2、受害方不处理的后果

受害方不处理交通事故,主要影响自己的权益。一方面,可能无法及时获得损害赔偿,导致自身经济损失无法得到弥补。另一方面,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有诉讼时效限制,一般为三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才去主张权利,一旦对方提出时效抗辩,受害方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交通事故不去处理怎么处罚(0)

二、交通事故肇事方逃逸不处理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肇事方逃逸不处理的处罚更为严厉。

1、行政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刑事处罚

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三、交通事故受害方一直不处理对肇事方有影响吗

交通事故受害方一直不处理对肇事方是有影响的。

1、车辆及驾驶证方面

在事故未处理完毕前,肇事方的车辆可能会被交通管理部门扣押。如果车辆一直被扣押,会影响肇事方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肇事方的驾驶证在事故未处理期间可能也会被暂扣,影响其正常驾驶。

2、保险理赔方面

保险公司的理赔通常需要事故双方达成一致并提供相关材料。如果受害方一直不处理,肇事方可能无法及时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即使肇事方先行垫付了部分费用,也可能因为无法提供完整的理赔材料而导致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或者减少理赔金额。

3、心理及生活方面

事故悬而未决会给肇事方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肇事方可能会一直担心后续的处理结果,无法安心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无论哪一方不处理都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无论是肇事方还是受害方,都应积极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事故。相关问题还有如交通事故处理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交通事故赔偿的标准如何确定等。如果您在交通事故处理方面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