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庭后拒绝签收判决书,并不影响判决书的生效。法院可通过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完成送达程序。留置送达需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代表见证,说明情况后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公告送达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等情况,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这两种送达方式都能使判决书在法律上产生相应效力,当事人需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一、开完庭后拒绝签收判决书有何后果
开完庭后拒绝签收判决书,并不会影响判决书的生效和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即便当事人拒绝签收,法院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完成送达程序,从而使判决书产生法律效力。
1、留置送达
当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留置送达后,判决书同样会生效,当事人必须按照判决内容履行义务。
2、公告送达
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法院可以进行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后,判决书也会依法生效,当事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拒绝签收判决书会影响上诉吗
拒绝签收判决书一般不会影响上诉权利的行使。上诉期限是从当事人收到判决书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但如果法院通过合法的送达方式完成了送达,即便当事人拒绝签收,上诉期限也会按照法律规定开始计算。
1、上诉期限的计算
对于民事案件,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里的“送达之日”,如果是留置送达,以留置送达的日期为准;如果是公告送达,以公告期满的日期为准。因此,当事人不能因为拒绝签收而认为上诉期限不会开始计算。
2、维护上诉权利
如果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应该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积极准备上诉材料,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而不是通过拒绝签收判决书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否则可能会因为错过上诉期限而丧失上诉的机会。
三、法院如何处理拒绝签收判决书的情况
法院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送达方式来处理当事人拒绝签收判决书的问题。
1、多种送达方式结合
法院会尝试直接送达,即由法院的工作人员将判决书直接交给受送达人。如果受送达人拒绝签收,就会采用留置送达的方式。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直接送达、留置送达等方式都无法送达的,法院会采用公告送达。
2、确保送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采用各种送达方式时,法院都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确保送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例如,在留置送达时,会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在公告送达时,会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
综上所述,开完庭后拒绝签收判决书并不能逃避法律责任和义务,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事人如果对判决结果有异议,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比如上诉等。如果大家在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或者对判决结果有疑问,对送达程序的合法性有质疑等相关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