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结束到检察院后被释放,通常是因为证据不足、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符合特定的不起诉情形等。这些情况使得嫌疑人不再符合继续羁押的条件,依据法律规定被释放。
一、侦查结束到检察院后为何会被释放
侦查结束案件移送至检察院后嫌疑人被释放,可能基于以下多种原因。
1、证据不足
如果侦查机关收集的证据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检察院基于“疑罪从无”的原则,不会批准逮捕或者决定起诉,犯罪嫌疑人就会被释放。例如在一些盗窃案件中,仅有证人模糊的描述,没有直接的物证或者监控视频等关键证据指向嫌疑人,这种情况下就难以认定嫌疑人有罪。
2、情节显著轻微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虽然构成了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规定不认为是犯罪的,检察院可以决定不起诉。比如在一些轻微的故意伤害案件中,双方因琐事发生冲突,造成的伤害很轻微,并且事后双方达成了和解,这种情况下检察院可能会决定不起诉并释放嫌疑人。
3、符合不起诉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存在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等情形。法定不起诉如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酌定不起诉是指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证据不足不起诉就是前面提到的证据不充分的情况。
二、侦查结束到检察院后证据不足被释放的后续情况
当侦查结束到检察院后因证据不足被释放,还存在一些后续情况。
1、补充侦查
检察院可以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侦查机关会继续收集证据。如果在补充侦查后证据充分了,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再次被采取强制措施。例如退回补充侦查后找到了新的证人或者物证,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
2、存疑不起诉后的再起诉
即使检察院作出了存疑不起诉的决定,如果以后发现了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的,检察院仍可以提起公诉。不过这种再起诉需要有新的证据支持,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侦查。
3、被释放人的权利保障
被释放人在被错误羁押期间享有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如果最终确定是因为错误的侦查和羁押导致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被释放人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三、侦查结束到检察院后情节轻微被释放对个人的影响
侦查结束到检察院后因情节轻微被释放,对个人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法律层面
虽然最终被释放且可能不会留下犯罪记录,但在侦查和审查起诉过程中个人的名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在法律上,由于没有被认定有罪,个人的合法权益依然受到保护。
2、社会层面
在社会生活中,周围的人可能会对其有一些异样的眼光和看法。例如在工作单位,同事可能会对其产生误解。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事情的澄清,这种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小。
3、个人心理层面
经历这样的过程,个人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调适,如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等。
综上所述,侦查结束到检察院后被释放有多种原因,涉及证据、情节等多个方面,并且会产生不同的后续情况和影响。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犯罪嫌疑人在释放后又面临新的指控等情况。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了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