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指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责任,如工资支付、规章制度合法性等方面。明确举证责任有助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诉讼顺利进行。
一、劳动争议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啥
劳动争议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在劳动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当事人需要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来加以证明的责任。
1、“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这是民事诉讼中普遍适用的原则,在劳动争议诉讼中也不例外。例如,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拖欠其工资,那么劳动者就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相关证据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事实。
2、用人单位的特殊举证责任
由于用人单位在劳动管理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掌握着更多的证据资料,所以法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承担举证责任。比如,在工资支付方面,用人单位应当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时,用人单位就负有举证责任证明已经足额支付了工资。
3、举证责任的重要性
明确举证责任对于劳动争议诉讼的结果至关重要。如果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那么就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这有助于促使双方当事人积极收集和提供证据,保障诉讼的公平、公正进行。

二、劳动争议诉讼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范围
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用人单位在很多方面承担着举证责任。
1、工资支付情况
如前面所述,用人单位要证明已经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除了工资条等直接证据外,还可能需要提供财务报表、银行转账记录等间接证据来佐证。
2、规章制度的合法性
用人单位依据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和处罚时,需要证明该规章制度是合法有效的。这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经过民主程序,是否向劳动者公示等。例如,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就必须证明该规章制度是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的,并且已经向劳动者公示。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其为劳动者提供了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比如,在一些高危行业,用人单位要证明已经为劳动者配备了相应的防护设备,并且对劳动者进行了必要的安全培训。
三、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举证责任的难点
劳动者在劳动争议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时面临着诸多难点。
1、证据获取困难
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很多证据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例如,考勤记录、绩效评估等通常由用人单位保存,劳动者很难获取。即使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获取证据,也可能会遭到用人单位的阻挠。
2、证据意识淡薄
部分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缺乏证据意识,没有及时保存相关的证据。比如,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保留工作成果、工作邮件等证据。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就会陷入证据不足的困境。
3、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
劳动者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证据收集能力。他们可能不知道哪些证据是有效的,也不知道如何合法地收集和保存证据。例如,在收集证人证言时,不知道如何让证人的证言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争议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举证责任范围,积极收集和提供证据。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证据的证明力判断、新证据的发现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劳动争议诉讼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