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产品商标侵权被起诉后,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涉及刑事处罚等后果。这些后果会对侵权者的经济、信誉等方面造成较大影响。
一、售卖产品商标侵权被起诉后果是啥
售卖产品商标侵权被起诉后,会产生多方面的后果。
1、民事赔偿
根据《商标法》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若上述两种方式都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2、行政处罚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会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刑事处罚
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售卖产品商标侵权被起诉如何应对
当售卖产品商标侵权被起诉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收集证据
首先要收集自己是否存在侵权行为的证据。如果有合法来源的证据,比如进货合同、发票等,能够证明商品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且不知道该商品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免除赔偿责任。
2、积极与对方协商
可以尝试与商标权利人进行沟通协商,了解对方的诉求和期望。通过协商,有可能达成和解协议,比如支付一定的赔偿费用、停止销售侵权产品等,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和诉讼成本。
3、聘请专业律师
商标侵权案件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和程序,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能够为自己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辩护策略。律师可以帮助分析案件的利弊,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在法庭上为自己争取最有利的结果。
三、售卖产品商标侵权被起诉赔偿金额怎么确定
售卖产品商标侵权被起诉后,赔偿金额的确定有多种方式。
1、按权利人实际损失确定
这是最优先考虑的方式。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包括因侵权行为导致的销售量减少、利润下降等直接损失,以及为了恢复市场份额、消除侵权影响而支出的费用等间接损失。但实际损失的计算往往比较复杂,需要权利人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
2、按侵权人获利确定
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赔偿数额。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一般根据侵权商品的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
3、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倍数确定
当上述两种方式都难以确定时,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综上所述,售卖产品商标侵权被起诉会带来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方面的后果,在应对起诉和确定赔偿金额时也有相应的规则和方法。在商业活动中,商家应重视商标的合法使用,避免侵权行为。如果遇到商标侵权相关的法律问题,比如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