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骚扰未成年是否拘留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骚扰情节轻微,可能不拘留而是批评教育、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若情节较重,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且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或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非初次违法,以及已满十八周岁的可能会被拘留。
一、未成年骚扰未成年拘留吗
未成年骚扰未成年是否会被拘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年龄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也就是说,如果是这两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初次骚扰他人,即便其行为达到了可给予拘留处罚的程度,也不会实际执行拘留。而已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若其骚扰行为符合拘留条件,是可能会被拘留的。
2、情节轻重
如果骚扰情节轻微,一般不会进行拘留。公安机关可能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例如只是偶尔的言语调侃等轻微骚扰行为。但如果骚扰行为情节较重,如多次实施骚扰、采用暴力或威胁等手段骚扰他人,影响到被骚扰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学习等,就可能面临拘留处罚。

二、未成年骚扰未成年什么情况下会被拘留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未成年骚扰未成年可能会被拘留。
1、年龄与违法次数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但不是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若其骚扰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就有可能被拘留。例如,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之前就有过类似的骚扰行为记录,再次实施骚扰行为且情节达到处罚标准,就可能会被拘留。
2、情节严重程度
若骚扰行为严重影响到被骚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比如长期对他人进行言语辱骂、威胁,或者有肢体上的侵犯行为,造成被骚扰者精神恐惧、学习成绩下降等后果,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较重,从而面临拘留处罚。
三、未成年骚扰未成年不拘留会怎么处理
如果未成年骚扰未成年不被拘留,通常会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批评教育
公安机关会对实施骚扰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向其说明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要求监护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教育,承担起相应的监护责任。监护人需要关注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和心理状态,通过家庭的教育和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改正错误,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
3、调解与赔偿
如果骚扰行为给被骚扰未成年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或伤害,公安机关可能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要求实施骚扰行为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对被骚扰方进行相应的赔偿,以弥补其损失。
未成年骚扰未成年的处理方式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实际情况中,还可能涉及到更多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骚扰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如果您遇到此类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