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是可以告公司的。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员工可就劳动争议等问题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若公司存在未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不过要注意时效问题,一般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员工离职后还能告公司吗
员工离职后是可以告公司的。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即便已经离职,若公司存在侵犯其权益的行为,员工依然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利益。
1、常见可告情形
公司未按照规定支付员工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例如,员工离职时,公司以各种理由克扣工资,或者未按照工作时长支付足额的加班费。公司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会影响员工的社保权益,如医保报销、养老金领取等。公司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比如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辞退员工,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2、法律途径
员工通常可以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一般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员工离职后告公司的时效是多久
员工离职后告公司存在一定的时效限制。了解时效规定对于员工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若超过时效,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1、劳动仲裁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员工离职时发现公司未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从离职之日起一年内,员工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时效中断与中止
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三、员工离职后告公司需要什么证据
员工离职后告公司,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案件的结果。
1、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劳动合同是最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2、权益受损的证据
若主张公司未支付工资,需要提供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等证明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的情况。若主张加班费,需要提供加班的考勤记录、加班申请单等证据。若主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供公司的辞退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证据。
员工离职后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告公司,要注意时效问题并准备好充分的证据。实际中可能还会遇到公司否认侵权事实、证据难以收集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