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侮辱他人罪的处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不满十四周岁的一般不予刑事处罚,责令监护人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此罪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可给予治安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会结合具体情节、危害后果等判定,还需考虑民事赔偿责任。
一、未成年人犯侮辱他人罪怎么样处理
未成年人犯侮辱他人罪的处理要依据其年龄和具体犯罪情节来确定。
1、不满十四周岁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所以,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犯侮辱他人罪,一般不会给予刑事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处理,公安机关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例如,小明不满十四周岁,在学校辱骂同学,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此时公安机关会要求小明的监护人对他进行严格教育。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
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侮辱他人罪不在此列,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进行处罚。比如,小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在网络上公开侮辱他人,可能会被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如警告、罚款等。
3、已满十六周岁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考虑到其未成年人的身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例如,小刚已满十六周岁,因琐事在公众场合侮辱他人,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在量刑时会根据法律规定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未成年人侮辱他人罪的量刑标准
未成年人侮辱他人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其年龄、犯罪情节等因素。
1、年龄因素
如前文所述,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在承担刑事责任上有不同规定。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构成侮辱罪的,会在成年人量刑的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不满十六周岁的,大多不承担刑事责任或仅承担较轻的治安责任。
2、犯罪情节
犯罪情节包括侮辱的手段、场合、造成的后果等。如果侮辱手段恶劣,如使用暴力侮辱他人;或者在公众场合造成恶劣影响;又或者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即使是未成年人,在量刑时也会相对较重。反之,如果情节较轻,如偶尔口头上的侮辱,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处罚会相对较轻。
3、悔罪表现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如果有积极悔罪的表现,如主动向被害人道歉、赔偿损失等,在量刑时也会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
三、未成年人侮辱他人罪的民事赔偿责任
未成年人犯侮辱他人罪,除了可能承担刑事或治安责任外,还可能涉及民事赔偿责任。
1、赔偿范围
主要包括因侮辱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和物质损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方面,若侮辱行为导致被害人精神痛苦、抑郁等,可要求赔偿精神抚慰金。物质损失赔偿,比如被害人因名誉受损导致的经济损失,如生意受损、工作受影响等。
2、赔偿主体
由于未成年人大多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其民事赔偿责任一般由监护人承担。例如,小辉侮辱他人,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损失,小辉的监护人需要对这些损失进行赔偿。
3、赔偿方式
赔偿方式可以是金钱赔偿,也可以是其他合理的方式,如公开赔礼道歉等。具体方式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被害人的要求来确定。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犯侮辱他人罪的处理涉及刑事、治安和民事等多个方面,要综合考虑年龄、情节等因素。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未成年人侮辱他人后引发的名誉权纠纷、赔偿金额的确定等问题。如果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