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欺诈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故意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使患者产生错误认识而接受其医疗服务的行为。医疗欺诈后果包含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严重时会承担刑事责任,还会面临行业处分。

一、医疗欺诈该承担什么后果

医疗欺诈行为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

1、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实施欺诈行为,患者有权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患者可以要求返还已支付的医疗费用,并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额外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例如,若医院虚构病情让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手术,患者不仅可以要求退还手术费用,还能就术后康复期间的误工损失等要求赔偿。

2、行政处罚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规,对于实施医疗欺诈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可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比如,虚假宣传诊疗效果、夸大病情诱导消费等欺诈行为,都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

如果医疗欺诈行为情节严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骗取患者财物数额较大的,会依照《刑法》中诈骗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医疗欺诈该承担什么后果(0)

二、医疗欺诈民事赔偿的具体计算方式

医疗欺诈民事赔偿有其具体的计算方法。

1、医疗费用返还

患者因医疗欺诈支付的不合理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应全额返还。比如,被诱导做的高价但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费用等。

2、损失赔偿计算

除返还医疗费用外,还需赔偿患者因欺诈行为遭受的其他损失。误工费按照患者因就医治疗耽误工作而减少的收入计算;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交通费以患者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等。

3、精神损害赔偿

若医疗欺诈行为给患者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患者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例如,因虚假诊断让患者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情况。

三、医疗欺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认定标准

医疗欺诈被追究刑事责任有严格的认定标准。

1、主观故意

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患者财物的故意。即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是欺诈行为,会使患者产生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仍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

2、欺诈行为

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如编造不存在的疾病、夸大病情严重程度等,使患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

3、数额标准

骗取患者财物数额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立案标准有所不同,但一般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医疗欺诈会带来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方面的后果,其民事赔偿计算和刑事责任认定都有相应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医疗欺诈证据收集困难、赔偿执行难等相关问题。如果您遇到了医疗欺诈相关的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