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期间再犯一般较难适用缓刑。取保候审期间本应遵守规定,再犯罪表明其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较高。缓刑需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等条件,而取保再犯通常不符合这些条件。不过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犯罪事实判断。
一、取保期间再犯还能适用缓刑吗
一般而言,取保期间再犯适用缓刑是比较困难的。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根据法律规定,适用缓刑需要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
1、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考量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本应遵守相关规定,等待法律的审判。在此期间再次犯罪,这充分显示出其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较高。这与缓刑适用条件中“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相违背。
2、司法实践中的态度
从司法实践来看,司法机关对于取保期间再犯的情况通常持谨慎态度。因为这种行为反映出犯罪嫌疑人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难以保证其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规定,不再实施犯罪行为。
3、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虽然总体上取保期间再犯适用缓刑难度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再次犯罪的情节极其轻微,并且犯罪嫌疑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具有悔罪表现,同时能够提供合理的解释说明再次犯罪并非其主观故意等,那么仍有可能争取到缓刑,但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二、取保期间再犯适用缓刑的特殊情形有哪些
尽管取保期间再犯适用缓刑难度较大,但在一些特殊情形下仍存在可能性。
1、再次犯罪情节显著轻微
如果再次犯罪属于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况,例如是在紧急避险或者正当防卫过程中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一定损害,但损害后果非常小,并且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等。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有可能符合缓刑适用中“犯罪情节较轻”的条件。
2、有重大立功表现
犯罪嫌疑人在再次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现,如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等。重大立功表现能够体现其有积极悔悟和改过自新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其在取保期间再犯的过错,增加适用缓刑的可能性。
3、获得被害人谅解
若再次犯罪涉及被害人,且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真诚赔礼道歉,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被害人的谅解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对于判断是否适用缓刑具有积极影响。
三、取保期间再犯对量刑有什么影响
取保期间再犯对量刑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1、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根据法律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再犯新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数罪并罚通常会导致最终执行的刑罚加重,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2、从重处罚的考量
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会将取保期间再犯这一情节作为从重处罚的依据。因为这种行为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大,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秩序,需要给予更严厉的制裁。
3、影响缓刑、减刑等的适用
如前文所述,取保期间再犯会使犯罪嫌疑人适用缓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在服刑过程中,对于减刑、假释等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减刑和假释都要求罪犯有良好的悔罪表现和遵守监规的行为,而取保期间再犯会让司法机关对其改造效果产生质疑。
综上所述,取保期间再犯一般很难适用缓刑,并且会对量刑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不过在特殊情形下仍有争取缓刑的可能。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涉及到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比如不同罪名的再犯对量刑的具体影响差异、特殊情形下争取缓刑的具体操作流程等。如果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