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包含多个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

一、渎职罪有哪些罪名

渎职罪是一个类罪名,包含了多个具体罪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1、滥用职权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比如,一些官员在审批项目时,违反规定随意给予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审批通过,导致国家资源浪费和公共利益受损。

2、玩忽职守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例如,负有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3、徇私枉法罪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像个别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因收受当事人贿赂而作出不公正的判决。

4、泄露国家秘密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如一些涉密单位的工作人员,因疏忽大意将涉密文件丢失或泄露给他人。

渎职罪有哪些罪名(0)

二、渎职罪中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

滥用职权罪有着严格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主体要件

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3、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二是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定或者处理。

三、渎职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渎职罪不同的具体罪名有不同的立案标准,以下以常见的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为例:

1、滥用职权罪立案标准

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等情况,应当立案追诉。

2、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

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等情形,应予以立案。

综上所述,渎职罪包含多种罪名,每种罪名都有其独特的构成要件和立案标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诸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更多渎职类罪名的相关问题。如果您对渎职罪的具体法律适用、量刑标准等还有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