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判定需依据多种因素。首先要明确判定原则,包括行为责任、因果关系、路权、安全等原则。判定依据是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判定流程包含现场调查、检验鉴定、出具认定书等。这些是了解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关键要点。
一、交通事故责任要怎样判
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1、判定原则
一是行为责任原则,即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必定因其行为引起,未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二是因果关系原则,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需确定哪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大小,只有与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才起作用。三是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了车辆、行人应按交通信号通行,在无交通信号道路上应确保安全、畅通原则下通行,违反此原则会导致交通事故。四是安全原则,包括合理避让和合理操作原则。合理避让要求一方存在过错时,另一方应尽力避免危险发生;合理操作要求交通参与者在出行时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遵守操作规范。
2、判定依据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3、判定流程
现场调查,交通管理部门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证据。然后进行检验、鉴定,对涉及的车辆、物品、人员伤情等进行专业鉴定。在规定时间内,交通管理部门会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各方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标准有哪些
交通事故责任判定标准主要围绕当事人行为与事故间的关系及过错程度。
1、全部责任和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一方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起到了完全的作用,且其他方没有过错的,该方承担全部责任。例如,一方当事人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闯红灯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2、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比如,在弯道处,一方车辆超速行驶,另一方车辆未按规定让行,超速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更大,过错更严重,则超速方承担主要责任,未按规定让行方承担次要责任。
3、同等责任
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相当的,承担同等责任。例如,两辆车辆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同时进入,都存在观察不周的情况,导致碰撞,双方可能承担同等责任。
三、影响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因素众多,对判定结果起着重要作用。
1、当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
这是影响责任判定的重要因素。如闯红灯、超速、酒驾、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会严重影响事故责任的划分。酒驾者在事故中通常会承担更重的责任,因为酒驾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违反了法律法规。
2、车辆状况
车辆的技术状况也会影响责任判定。如果车辆存在制动失灵、灯光故障等问题,导致事故发生,车辆所有者或驾驶者可能会承担相应责任。例如,车辆制动系统存在故障,在行驶过程中无法及时刹车,进而引发事故,车辆所有人需对车辆维护不当承担一定责任。
3、道路环境因素
道路的状况、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等也会对责任判定产生影响。道路存在坑洼、积水等情况,可能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如果因为道路缺陷导致事故发生,道路管理部门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同时,交通标志标线不清晰或设置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当事人的判断,从而影响责任判定。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原则、依据和因素。了解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在发生事故时正确处理。那么,如果对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结果不服该怎么办?交通事故责任判定后赔偿如何计算?若你有这些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你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