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仲裁时公司想要注销,公司不能随意注销,需经过合法清算程序。若未依法清算便注销,股东等清算义务人要承担责任。劳动者可及时申请财产保全,还可要求股东等承担责任。

一、仲裁时公司想要注销怎么办

当遇到仲裁时公司想要注销的情况,劳动者不必过于担忧。公司注销并非随意就能完成,它需要遵循法定的清算程序。在劳动仲裁期间,公司若要注销,必须对包括劳动者权益在内的各项债务进行清算。

1、申请财产保全

劳动者可以及时向仲裁委或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公司在注销过程中转移资产。一旦发现公司有转移、隐匿财产等行为,财产保全措施能保障劳动者在后续裁决执行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2、要求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

如果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劳动者的仲裁权益无法实现,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的股东、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3、关注清算过程

劳动者有权了解公司的清算情况,可要求公司提供清算报告等相关文件。若发现清算过程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仲裁时公司想要注销怎么办(0)

二、仲裁期间公司注销对劳动者权益有何影响

仲裁期间公司注销可能会对劳动者权益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只要劳动者采取正确的措施,其合法权益仍能得到保障。

1、执行难度增加

公司注销后,如果没有足够的财产进行清算,劳动者的仲裁裁决可能面临执行难的问题。因为公司主体资格消灭,若没有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劳动者的权益可能无法实现。

2、责任主体变更

原本以公司为责任主体的仲裁案件,可能需要将责任主体变更为公司的股东、清算组成员等。这就要求劳动者准确找到适格的责任主体,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3、证据收集难度加大

公司注销后,相关的财务账册、文件资料等可能会被销毁或遗失,这会增加劳动者收集证据的难度。因此,劳动者在仲裁期间应及时收集和保存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三、如何防止仲裁时公司恶意注销

为防止仲裁时公司恶意注销,劳动者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1、及时沟通与监督

劳动者可以与公司进行沟通,了解公司的注销意图和进展情况。同时,向仲裁机构反映公司的注销情况,请求仲裁机构进行监督。

2、申请财产保全

如前文所述,申请财产保全是防止公司转移资产的有效手段。劳动者可以在仲裁阶段及时提出申请,保障自己的权益。

3、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若发现公司存在恶意注销的行为,劳动者可以追究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他们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在仲裁时公司想要注销的情况下,劳动者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无论是应对公司注销对权益的影响,还是防止公司恶意注销,都需要劳动者及时采取措施。那么,若公司注销后劳动者发现新的证据该如何处理?公司注销后股东承担责任的具体范围是怎样的?如果您有这些或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