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作为证人作证的人主要包括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作证的人。这些限制是为了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司法公正。

一、什么人不能作为证人作证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并非所有人都能作为证人作证。根据法律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1、生理或精神有缺陷者

例如,盲人无法对其没有亲眼见到的事实进行作证,因为其生理缺陷使其不具备感知该事实的能力。而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由于精神状态不稳定,不能正确理解作证的意义和后果,也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不能作为证人。

2、年幼且不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者

对于年幼的儿童,如果其智力和认知水平尚未发展到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的程度,也不能作为证人。比如,一个三岁的幼儿可能无法准确描述事情的经过,其证言的可信度较低。

什么人不能作为证人作证(0)

二、生理缺陷影响作证的具体情况

生理缺陷对作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生理缺陷会导致证人在感知、记忆和表达案件事实方面存在障碍。

1、视觉障碍

盲人或者视力严重受损的人,对于需要视觉感知的案件事实无法提供准确的证言。比如在交通事故案件中,他们无法描述车辆的颜色、车牌号码等信息。

2、听觉障碍

聋人或者听力严重下降的人,对于需要听觉感知的事实无法作证。例如在一个涉及言语争吵的案件中,他们无法听到争吵的内容,也就不能提供相关证言。

3、语言表达障碍

口吃或者有其他语言表达问题的人,可能在表达案件事实时存在困难,导致其证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

三、精神状态不佳对作证的影响

精神状态不佳会严重影响证人作证的能力。精神病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者处于醉酒、麻醉等意识不清状态的人,都不适合作为证人。

1、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其认知和判断能力出现障碍,无法对案件事实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描述。他们可能会产生幻觉、妄想等症状,导致其证言与实际情况不符。

2、醉酒或麻醉状态者

处于醉酒或麻醉状态的人,其意识模糊,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无法准确回忆和表达案件事实。例如,一个醉酒的人在案发时可能无法清晰地记得周围发生的事情。

3、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且病情严重影响其认知和表达能力的人,也不能作为证人。他们可能会因为情绪问题或者思维混乱,无法提供可靠的证言。

明确不能作为证人作证的人员范围,是为了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司法公正。在实际案件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影响证人作证的因素,如证人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等。如果您在法律案件中遇到关于证人资格等相关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