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时,虽不构成诈骗罪,但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同时,受害者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返还财物、赔偿损失。
一、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会怎样处理
当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时,通常不会以诈骗罪进行刑事立案,但这并不意味着诈骗者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治安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公安机关会根据诈骗的具体情节,对诈骗者进行相应的治安处罚。
2、民事赔偿
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诈骗者返还诈骗所得的财物,并赔偿因其诈骗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在民事诉讼中,受害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诈骗行为的存在以及自己所遭受的损失。
二、未达立案标准的诈骗行为治安处罚流程
对于未达立案标准的诈骗行为进行治安处罚,有一套法定的流程。
1、受案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2、调查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会对案件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询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收集、调取相关证据。
3、决定
经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作出治安处罚决定。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4、执行
治安处罚决定作出后,由公安机关执行。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三、未达立案标准诈骗受害者如何维权
当遭遇未达立案标准的诈骗时,受害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维权。
1、及时报警
受害者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向警方详细描述诈骗的经过、提供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公安机关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诈骗者进行治安处罚。
2、民事诉讼
受害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返还财物、赔偿损失。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诈骗行为的存在以及自己所遭受的损失。
3、寻求调解
可以寻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的调解,尝试与诈骗者达成和解协议,要求其返还财物。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诈骗者不履行协议,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综上所述,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诈骗者仍需承担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受害者可通过报警、民事诉讼、调解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生活中,还可能遇到诈骗者拒不执行治安处罚、民事诉讼判决难以执行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