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劳动关系是否已建立,关键在于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考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符合主体资格、劳动者是否受用人单位管理并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以及劳动是否为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等因素。
一、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已建立
判断劳动关系是否已建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需是依法设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者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具有劳动能力。例如,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2、从属性
这是判断劳动关系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格从属性,即劳动者需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遵守规章制度;经济从属性,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获取劳动报酬,且该报酬是其主要生活来源。比如,劳动者按时上下班,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勤管理,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3、业务组成部分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应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例如,在一家餐厅工作的厨师,其烹饪工作是餐厅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判断劳动关系建立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判断劳动关系建立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些依据为认定劳动关系提供了标准和指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该法第七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强调了用工事实在劳动关系建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作出了规定。
2、《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该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这些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判断劳动关系的标准。
三、没有劳动合同如何判断劳动关系已建立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证据判断劳动关系是否已建立。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
如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条等,这些可以证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例如,每月固定时间用人单位通过银行转账向劳动者支付工资,这是存在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
2、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
这些证件可以证明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员工。比如,员工佩戴的工作证上有用人单位的名称、员工姓名、岗位等信息。
3、考勤记录
包括纸质考勤表、电子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勤管理,存在人格从属性。
4、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其他员工可以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情况。例如,同事可以证明该劳动者与他们一起工作,接受同样的工作安排。
判断劳动关系是否已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证据来认定。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兼职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特殊情况的劳动关系判断问题。如果您在劳动关系认定方面存在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