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有营业执照,法院可对其名下与营业执照相关的财产、经营收益等进行执行。法院会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也会关注其经营活动中的收入。若被执行人拒绝执行,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一、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有营业执照咋执行
当在强制执行阶段发现被执行人拥有营业执照时,可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以该营业执照进行经营活动所设立的银行账户内的存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1、查封、扣押相关财产
法院可以查封、扣押被执行人与营业执照经营相关的动产和不动产,如生产设备、原材料、成品、经营场所等。对于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法院可以进行拍卖、变卖,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
2、限制经营活动
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法院可以限制其使用营业执照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通知相关部门限制其进行工商变更登记、限制其参与招投标等。
3、执行经营收益
对于被执行人通过营业执照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如应收账款、租金收入等,法院可以要求相关债务人直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
二、强制执行被执行人有营业执照会被吊销吗
一般情况下,强制执行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被执行人的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吊销通常是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基于特定的违法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存在严重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会引发吊销营业执照的后果。
1、长期不经营且不履行义务
如果被执行人在被强制执行期间,长时间停止经营活动,且未按照规定进行年报等相关手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能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节严重的可能会吊销其营业执照。
2、严重违法经营
若被执行人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等,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被相关部门发现并查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3、拒不配合执行与监管
如果被执行人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拒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同时也不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恶劣,从而面临营业执照被吊销的风险。
三、有营业执照的被执行人拒不执行怎么办
当有营业执照的被执行人拒不执行时,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申请执行人的权益。这些措施旨在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权威。
1、罚款、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法院可以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被列入失信名单后,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将受到限制。
3、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当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有营业执照,法院会通过多种方式执行其财产和经营收益等。若被执行人拒不执行还会面临罚款、拘留、列入失信名单甚至刑事处罚等后果。那么,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的营业执照被查封后还能继续经营吗?被执行人转移营业执照相关财产该如何处理?如果你有这些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