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或使用童工等违法用工行为。对于非法用工,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改正、罚款,造成劳动者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若使用童工,会有更严厉的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同时,劳动者也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非法用工怎么处理

非法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或者使用童工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用工行为。对于非法用工的处理,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行政处理

劳动行政部门会对非法用工单位进行查处。若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却从事经营活动并非法用工,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对于使用童工的单位,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民事赔偿

非法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发生工伤、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待遇。若劳动者因非法用工受到其他损害,非法用工单位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

如果非法用工行为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强迫劳动、使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等行为,可能触犯刑法,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

非法用工怎么处理(0)

二、非法用工单位发生工伤怎么处理

当非法用工单位发生工伤情况时,处理方式有其特殊性。

1、确认劳动关系及工伤认定

虽然非法用工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但劳动者与单位之间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对劳动关系进行确认。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一次性赔偿

非法用工单位应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给予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一次性赔偿。赔偿范围包括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等。治疗期间的费用包含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一次性赔偿金数额根据伤残等级确定。

3、争议解决

如果劳动者与非法用工单位就赔偿数额发生争议,可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即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非法用工的劳动仲裁流程

当涉及非法用工的劳动争议时,劳动仲裁是重要的解决途径,其流程如下。

1、申请

劳动者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

2、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3、仲裁准备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会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4、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5、裁决

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非法用工涉及行政处理、民事赔偿、刑事责任等多方面,发生工伤有特殊处理方式,劳动仲裁也有明确流程。在实际中,可能还会遇到非法用工的赔偿标准如何计算、劳动仲裁结果不服怎么办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非法用工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