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民工打工没签合同时,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补签。若协商不成,可收集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单位改正,仲裁可要求双倍工资赔偿。

一、农民工打工没有签合同怎么办

当农民工遇到打工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不必惊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与用人单位协商补签

农民工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沟通,说明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要求用人单位与自己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很多时候,用人单位可能是疏忽导致未签订合同,通过协商可以解决问题。

2、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如果协商不成,就要注意收集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

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农民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可以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

4、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农民工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农民工可以通过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

农民工打工没有签合同怎么办(0)

二、农民工打工没签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证明劳动关系对于农民工维权非常关键。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证明劳动关系的方法。

1、工资支付相关证据

工资支付凭证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之一。比如银行转账记录,上面会显示用人单位的名称和工资发放情况;工资条也是有力的证明,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工资的构成、发放时间等信息。

2、工作证件及相关记录

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上面通常会有单位的名称、劳动者的照片和姓名等信息,是证明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以及考勤记录,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依据。

3、同事证言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也具有一定的证明力。如果有同事愿意为农民工作证,证明其在该用人单位工作过,这对于认定劳动关系会有很大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证人证言需要真实可靠,并且证人最好能够出庭作证。

4、业务相关证据

如果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与客户有业务往来,相关的业务合同、邮件、聊天记录等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农民工代表用人单位开展了工作。

三、农民工没签合同维权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农民工在没签合同的情况下维权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

1、《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

该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农民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未签订合同产生的纠纷。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等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依法进行处理。

农民工打工没签合同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包括协商补签、收集证据、投诉、仲裁等。在维权过程中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复杂问题,比如证据收集困难、仲裁或诉讼程序不熟悉等。如果你在这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维权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如何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