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致伤赔偿纠纷中,派出所调解有其特定流程和方法。一般会先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事件经过、伤者情况等,再确定责任,依据相关法律和实际情况判断饲养人或管理人责任,最后就赔偿项目和金额进行协商调解,以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一、狗咬人致伤赔偿纠纷派出所如何调解
当遇到狗咬人致伤赔偿纠纷时,派出所会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解。
1、了解基本情况
派出所民警会第一时间向双方当事人及相关证人了解事件发生的详细经过,比如狗咬人的时间、地点、起因等。同时,询问伤者的受伤情况,是否及时就医,目前的治疗进展和费用支出等。还会了解狗的相关信息,如狗的品种、是否有相关证件、平时的性情等。
2、确定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派出所会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判断责任归属。
3、协商赔偿
在确定责任后,民警会组织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民警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双方说明合理的赔偿范围和标准,引导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双方分歧较大,民警会进行耐心的劝导和调解,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狗咬人致伤赔偿纠纷派出所调解的成功率高吗
狗咬人致伤赔偿纠纷派出所调解的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1、有利因素提高成功率
派出所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双方当事人通常会比较尊重民警的调解意见。而且民警在调解过程中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公正的评判,能够让双方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大部分当事人都希望通过和平、便捷的方式解决纠纷,避免进一步的矛盾和麻烦,这也为调解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不利因素降低成功率
如果双方矛盾比较尖锐,情绪激动,很难冷静地进行协商。或者双方对于责任认定和赔偿金额存在较大的分歧,且都不愿意做出让步,那么调解的难度就会增加。如果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如狗的来源不明、伤者的伤情存在争议等,也会影响调解的成功率。
3、综合影响成功率
总体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派出所的调解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成功率相对较高。但对于一些复杂、矛盾激烈的纠纷,可能需要进一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三、狗咬人致伤赔偿纠纷派出所调解不成怎么办
若派出所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一般不适用)
虽然派出所的调解行为一般不具有可诉性,但如果当事人认为派出所的调解过程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2、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具有专业性和中立性,能够提供更专业的调解服务。
3、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狗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证人证言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狗咬人致伤赔偿纠纷的处理方式多样,派出所调解是常见的解决途径。但遇到调解不成、成功率问题等情况时,当事人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如果您在这类纠纷中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比如赔偿金额的具体计算、责任认定的细节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