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停薪留职单位没交社保时,劳动者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社保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单位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保,即使员工停薪留职,也应按规定执行。
一、停薪留职单位没交社保怎么办
如果遇到停薪留职单位没交社保的情况,有以下解决办法。应积极与单位沟通协商。员工可以收集停薪留职协议、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与单位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单位未缴纳社保的原因。也许单位是由于疏忽或资金周转问题导致,通过友好协商,促使单位补缴社保。
1、向社保部门投诉
若协商无果,员工可向当地社保部门投诉。携带之前收集的材料,向社保部门如实反映情况。社保部门有权对单位进行调查,一旦查实单位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保的行为,会责令单位限期改正,补缴社保费用。
2、申请劳动仲裁
若社保部门处理后问题仍未解决,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审理。如果仲裁结果支持员工的诉求,单位需按照裁决补缴社保并承担相应责任。
二、停薪留职单位没交社保的法律后果
单位停薪留职期间没交社保会面临诸多法律后果。从对员工的影响来看,会影响员工的社保权益。比如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减少,可能导致退休后养老金待遇降低;医疗保险断缴期间,员工生病就医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增加经济负担。
1、行政责任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因单位未缴纳社保给员工造成损失,员工可以要求单位进行赔偿。例如,员工在医保断缴期间自行承担了高额医疗费用,可要求单位赔偿这部分损失。
三、停薪留职单位没交社保如何维权取证
员工要维权取证,关键是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单位未缴纳社保的事实。首先要收集书面材料。停薪留职协议是重要证据,它能证明双方约定的停薪留职期间及相关权利义务。劳动合同也必不可少,明确双方的劳动关系。工资条或银行工资流水记录,能证明单位曾经发放工资,也是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1、工作相关证据
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员工实际为单位提供过劳动。工作证表明员工身份,考勤记录反映工作出勤情况。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业务文件、邮件等,也可作为辅助证据。
2、社保缴纳记录
通过社保经办机构查询打印的社保缴纳明细,能清晰显示单位是否按时缴纳社保。若明细显示停薪留职期间未缴纳,这就是单位未履行义务的直接证据。
综上所述,停薪留职单位没交社保时,员工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单位也会面临相应法律后果。在维权过程中,取证至关重要。如果大家在社保缴纳、劳动权益等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停薪留职期间社保缴纳比例如何确定、单位不补缴社保是否还有其他赔偿等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