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无证二手房付款和办理手续存在较大风险,一般付款流程可先支付定金,签订合同后支付部分房款,交房时再付一部分,待能办证且过户完成后支付尾款。手续方面需签订详细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但因无产权证书,无法正常办理过户登记等常规手续。
首先要明确,购买无证二手房是有诸多风险的,因为没有产权证书意味着房屋的产权归属不明确,无法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也可能面临房屋被抵押、查封等情况。
付款流程:
第一步,支付定金。在确定购买意向后,购房者通常会支付一定数额的定金给卖家,以表明购买的诚意。定金的数额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这一步主要是为了锁定交易,防止卖家将房屋转卖给他人。
第二步,签订合同并支付部分房款。双方签订详细的房屋买卖合同,明确房屋的基本信息、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等重要条款。签订合同后,购房者可以支付部分房款给卖家。这部分房款的比例也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会占总房款的一定比例。
第三步,交房时支付部分房款。当卖家按照合同约定将房屋交付给购房者时,购房者可以再支付一部分房款。此时,购房者可以对房屋进行验收,检查房屋的质量、设施等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第四步,待能办证且过户完成后支付尾款。如果未来该房屋能够办理产权证书,卖家应协助购房者办理过户手续。在过户手续完成后,购房者支付剩余的房款。
手续方面:
签订合同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合同中应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房屋的基本情况、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违约责任等。同时,要明确卖家有义务协助购房者办理产权证书,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由于没有产权证书,无法办理过户登记手续。购房者可以要求卖家提供房屋的相关资料,如购房合同、发票等,并对房屋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还可以通过公证等方式,对双方的交易行为进行证明,但这并不能完全替代产权证书的作用。购买无证二手房需谨慎,要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后再做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三十八条
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条件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四)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五)权属有争议的;
(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