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员工罚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法律并未赋予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罚款的权力。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来看,该法主要强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旨在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其核心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平等的主体,罚款本质上是一种剥夺劳动者财产权的行为,而《劳动法》并没有赋予用人单位这样的权力。用人单位若随意对员工罚款,是对劳动者财产权益的侵犯,违反了劳动法关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该法着重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行为。用人单位通过罚款来约束员工,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工管理方式。用人单位只能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和法律规定,在员工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或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不能擅自以罚款的形式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公司对员工罚款显然不在这些可以扣除工资的法定情形之内,所以属于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公司对员工罚款缺乏法律依据,违反了多部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对员工罚款违反了哪条法律规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